• 产品展示中心
  • 工程案例中心
  • 给我们留言
  • 联系电话

当前位置

        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,促使大型起重机的需求量不断增长,起重量越来越大,作业范围越来越广,并对能耗和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。起重机已成为施工专业生产流程中的重要环节。起重机不但要容易制作,容易维护,而且安全性要好,可靠性要高,要求具有优异的耐久性、无故障性、维修性和使用经济性。工业生产方式和用户需求的多样性,使专用起重机的市场不断扩大,以特有的功能满足特殊的需要,发挥出最佳的效用。例如冶金、核电专用起重机,铁路、船舶、风电专用起重机,这就需要功能不断增加,性能不断提升,适应性比以往起重机械设备更强。

        风电、核电、水电等清洁能源将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基础建设项目,在这些项目建设中对大吨位起重机的作业幅度、作业高度、起重量、吊装精度的需求更高。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受道路法规的限制,不可能无限的加长主臂臂长,提升性能。

        如何使现有主臂的性能得到最大的发挥,解决性能与法规之间的矛盾问题?

        超起技术、变幅、加长副臂技术是解决这一矛盾问题的良方。

        超起技术是2003年德国利勃海尔公司首先在500t全地面起重机上应用,由于超起技术结构、控制复杂,同时受到国外技术的封锁,很难模仿。大型及超大型起重机的吊臂长度很长,受力恶劣,不解决起重臂的受力问题,很难提高整机的起重性能。超起技术的应用,使其吊臂的挠度减少、起升高度增加、吊重性能大幅度提升,对起重机来说是一次技术革命。在随后几年内,世界主要制造商纷纷在大吨位全地面上应用了超起技术;徐重通过自主研发,07年在300t产品上首次采用了门型超起技术,并在08年形成了Y型超起技术。

        通过采用超起技术,使起重臂端部增加了一变幅平面的作用力,克服起重臂在吊重状态下的变形,减小起重臂危险截面上的弯矩,降低应力,提高警惕主臂起重性能;同时应用超起装置后,超起的横向距离大于所有臂节的宽度,使超起在臂端部着力点产生强有力的横向支撑,从而增强了起重臂在吊重状态时的侧向稳定性。改善了吊臂的横向、纵向受力,使吊臂挠度减少3-5米,起升高度增加2-4米,提高性能12-110%。通过加长副臂、塔式副臂技术,克服的箱型起重臂自重与起重量之间的矛盾关系,拓展了大吨位起重机的作业空间、作业范围。

产品快速通道: 磨粉机 破碎机厂家